当前位置: 组织建设

广东英德市镇党委班子换届换出好风气

8月16日至25日,广东英德市23个镇相继召开党代表大会,完成党委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组织提名的221名党委班子人选和161名纪委班子人选全部当选,选出镇出席英德市第十三届第一次党代会代表290名。

目前,新一届镇党委班子呈现出文化结构明显优化、年龄结构合理搭配、性别比例趋于合理的新趋势。全市221名镇党委班子成员中128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57.9%,比上一届高5%;40岁以下的青年领导干部有80名,占36.2%,平均年龄42岁,首次出现了90后干部;干部男女比例接近10∶1。

严选干部 配强好班子

早在去年,英德市委组织部按照定员、定区、定责的“三定”方式,将全市24个镇(街)划分为4个责任片区,由部班子成员带领组工干部定点联系,近距离、常态化观察干部。经过4轮摸底式调研,建立起优秀领导干部、表现较差班子成员、优秀中层干部3个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出台《镇(街)领导班子配备及干部交流调整工作意见》等3项制度,明确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和交流调任的5大规则,提前交流调配23名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为今年换届打下了坚实基础。

换届启动后,该市逐级召开工作动员会,先后3次举办业务培训班,从市直单位抽调100多名干部,组成5个考察组,由市委常委带队分赴23个镇,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代表的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逐一考察、逐一建档,有效强化了党委在换届工作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在新当选的镇党委班子中,23名镇党委一把手全部具备基层党委领导经历,其中14名来自市直机关单位,18名是基层一线的国土规划、民生保障、社会维稳等中层岗位的优秀干部,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一线干部在换届中脱颖而出。

严考代表 开好党代会

在党代表的推荐和考察中,该市推行的“双审双查”机制引人注目。该市在市委和基层党(工)委成立两级考察机构,31个基层党(工)委考察组对本选区党代表候选人的身份类别、政治思想表现、履职能力、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一审”,形成专项考察报告提交市委,市考察组分组召开联席研讨会进行集中“二审”。考察过程中,考察组必须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和现实表现进行“双查”,包括从人事档案和入党材料中查阅候选人的姓名、现任职务、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籍贯、入党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学历情况、专业技术职务、获奖情况等12项静态信息,再走访党员群众及征求纪检(监察)、信访、审计、计生、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意见,查核候选人的日常表现、法纪、违章、计生等4项动态信息。通过“严考”大关后的2880名镇党代表和399名市党代表候选人,才能提交党员大会和镇党代会进行选举,从而确保推选出的党代表都具有较强的履职能力。

值得关注的还有该市在大湾镇等5个镇深化党代会年会制度。镇党委在党代会召开前,组织新当选的党代表开展培训和视察,党代会除了完成听取、审议“两委”工作报告以及换届选举等常规动作外,还要听取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情况并进行民主评议、收集代表提议提案和投票确定年会主题。据了解,5个试点镇的党代会均通过并实施了《党代表提案和建议办理规定》等4项党代会年会配套制度,共办理提议提案39件,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民生问题,党代表作用发挥的路子明显更宽。

严肃纪律 换出好风气

自5月份起,一张全方位、立体化的换届纪律宣传网络在该市铺展开来,政府微信订阅号开设的“换届纪律”专栏每天推送小知识、电视频道滚动播放换届纪律宣传片、手机短信平台发送22712条换届纪律短信、12045人次观看警示片《镜鉴》……“九个严禁、九个一律”纪律变得家喻户晓。该市开通的“12380”电话、短信、信访、网络“四位一体”综合举报受理平台全天候接受群众的监督和举报,媒体特别是互联网披露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也有专门力量进行实时监控。

在织密换届风气的督导网络方面,该市推行的“巡视观察制”贯穿整个换届过程。巡视观察员队伍来自机关事业单位中熟悉组织人事和纪检工作的党员干部,在筹备宣传、换届考察、换届选举三个阶段,通过抽签随机组队,以不打招呼的形式直接进驻23个镇,现场巡视督查换届纪律的执行情况。此外,该市在5个换届考察工作组各安排2名干部监督员,全程介入监督工作组执行工作程序、纪律等情况。这些举措赢得了党代表和干部群众的热烈点赞。